第七十八章 后人分说-《飞花剑雨录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玄清道:“老朽年迈,感世事变迁,不尽人意。现珍存汝父血书一封,你既上山,便将它归还于你。也算慰得汝父在天英灵。”

    曹孟伯与父亲的感情特别好,即便如今女儿都已成家,自己也渐显老态,每每想到家父,仍然会不禁黯然神伤。

    只见曹孟伯颤颤巍巍地接过父亲的书信,迫不及待地拆开来看。

    信上书:

    真人明鉴,肃州苏公,爱民如子。无奈暴君残虐,苏公反抗,直言劝谏,落得凌迟之刑。

    曹某平生好行义,博得大侠虚名。因不忍苏公蒙冤,遂劫囚车,欲立正气现天地。

    曹某深知暴君禀性,杀人灭口,易如反掌。权衡之下,将一家忠良送至徽州,望真人怜悯,仗义相助。

    真人不必回信,曹某谢真人善意。料想暴君杀吾泄愤亦可,不至于牵连道门,成千古罪人。

    曹某一生别无爱好,徒爱虚名。舍生取义,平生足矣。若入地府,亦可享鬼神香火,无忧矣。

    再拜,珍重。

    曹孟伯看得眼眶红透,父亲至死也没联系家里,也不曾留下一件遗物。如今这封父亲的亲笔书信,就好像是父亲在耳旁侃侃一般,十分亲切。曹孟伯看见书上都是血字,定是父亲慷慨之笔,当时便已坚定了本心,作出了舍生就以的决择。

    九玄门是世间道统,江湖武林的名门正派,天下的武库。曹孟伯一直很敬重九玄门,敬重这太清山上的一草一木。从父亲的言语中可以看出,父亲对九玄门是何等尊重和信任,对于玄清的为人是何等了解。宁愿自己身死殉道也不愿连累九玄门,连累家人,此等心胸当配大侠二字。也能从中看出,在父亲的眼中,九玄门的存在比起自己的存在显得更伟岸,自己不过是沧海一粟,九玄道统却能做父亲所做之事的一百件一千件甚至上万件。

    古往今来,大侠不少,然而人的一生何其短暂。而九玄门传承三百余年,代代侠义心肠,忧怀天下,为江湖武林所共尊。都说人心易变,似乎这江湖中,还没有哪一门派能做到历史如此悠久,口碑依然不变的。
    第(1/3)页